全面理解海外利益安全

 

海外利益是国家利益的海外延伸和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海外利益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并由有形的地理空间拓展到无形的国际制度层面,已经成为密切我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重要因素、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大议题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国际经贸合作深入发展,文化交流不断深化,人员往来日益密切,我国企业、机构、人员、资金等大规模“走出去”,海外利益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事关我国发展和安全利益。

1、什么是海外利益?

2、维护海外利益安全的法定要求是什么?

国家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依法采取必要措施,保护海外中国公民、组织和机构的安全和正当权益,保护国家的海外利益不受威胁和侵害。 相关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2015年7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国家安全法是国家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也是统筹引领国家安全领域立法工作的综合性法律涵盖国家安全各个领域的内容,规定各个领域安全的主要任务和相关制度,为维护我国国家安全提供坚实的法律制度保障。

3、如何认识维护海外利益安全的重要意义?

当前,世界面临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突出,我国海外利益也面临诸多挑战和安全风险。随着我国深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尤其是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海外利益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性持续上升。海外利益安全能否得到有效维护,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必须从战略高度和全局视野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

4、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维护海外利益安全的重要阐述是什么?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作出了战略部署。报告指出,要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包括加强海外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

5、如何理解“十四五”时期海外利益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健全促进和保障境外投资的法律、政策和服务体系,坚定维护中国企业海外合法权益,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并将构建海外利益保护和风险预警防范体系作为统筹发展和安全、确保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为我国“十四五”时期推进和加强海外利益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

6、维护海外利益安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维护海外利益安全的指导思想。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坚持统筹推进各领域安全,其中包括海外利益安全。维护海外利益安全要高度重视海外风险防范、加强海外利益保护。

7、如何理解维护海外利益安全应坚持“人民至上”理念?

国家安全工作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海外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必须把维护我国公民海外正当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必须以对人民负责、对国家负责、对未来负责的态度看待和开展维护海外利益安全工作。

8、维护海外利益安全对于统筹发展和安全有何重要意义?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发展和安全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只有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方能确保我国经济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航道行稳致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既聚焦重点、又统揽全局,有效防范各类风险连锁联动。要加强海外利益保护,确保海外重大项目和人员机构安全。”统筹发展和安全,要求对海外利益的维护和拓展工作同等重视、同步谋划、共同推进,两者不可偏废。

9、如何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角度认识海外利益安全?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的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需要从全局高度准确把握和积极推进。要重视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要通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增强我国出口产品和服务竞争力,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的影响力。我国企业的利益已延伸到全球各个角落,要注重了解国际事务,深入研究利益攸关国、贸易伙伴国、投资对象国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趋利避害。

10、维护海外利益安全对推进对外开放有什么重要意义?

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背景下,我国同国际社会的互联互动和利益融合空前密切,同各国经贸、科技、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交流合作持续深化。要善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织密织牢开放安全网。

11、共建“一带一路”为我国海外利益带来哪些新变化?

共建“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给我国海外利益带来重要变化。共建“一带一路”有助于连接亚洲、非洲、拉美、欧洲乃至世界更多地区,实现区域间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健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并将使我国进一步融人世界经济之中,推动我国与共建国家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人、人文交流更加广泛,实现我国与更多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将双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

12、如何认识海外利益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性?

共建“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给我国海外利益带来重要变化。共建“一带一路”有助于连接亚洲、非洲、拉美、欧洲乃至世界更多地区,实现区域间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健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并将使我国进一步融人世界经济之中,推动我国与共建国家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人、人文交流更加广泛,实现我国与更多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将双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

13、2015 年《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首提“海外利益攸关区”,其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海外利益攸关区是与海外利益存在密切联系的区域。在中国不断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中国海外能源资源、战略通道安全和海外机构、人员、资产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开展海上护航、撤离海外公民、应急救援等海外行动和海外利益攸关区安全合作,成为中国军队维护国家利益和履行国际义务的重要方式。中国的海外利益攸关区没有排他性和对抗性,不谋求划分势力范围和军事扩张。

14、如何理解海外利益安全与国际共同安全的关系?

推进国际共同安全是维护海外利益安全的重要途径,维护海外利益安全需要促进国际共同安全。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安全风险,各国同舟共济、携手合作是必然选择。我国要充分发挥大国外交优势,推动有关国家从双边关系大局出发,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我国在当地人员和机构的安全保护。继续推进双多边反恐磋商与务实合作,增强国际社会反恐合力,最大限度化解我国海外利益涉恐风险。积极开展自然灾害预防和应对、传染病防治等非传统安全领域国际合作,帮助有关国家提升防范应对能力,控制和减少相关突发事件对我国海外利益的冲击。

15、怎么认识当前我国海外利益安全面临的外部环境?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同时,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

海外利益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

16、我国海外利益主要面临哪些安全风险?

我国海外利益主要面临国际和地区局势动荡、部分国家政局不稳、社会治安恶化、恐怖主义活动多发、部分海域海盗袭击、重大自然灾害和传染病时有发生等风险,这些风险可能影响我驻外机构、项目及人员安全。

17、海外利益安全面临的政治风险包括哪些?

海外利益安全面临的政治风险包括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政局变化、战争、武装冲突、社会动乱、民族宗教冲突等。

18、如何认识我国在境外企业及项目面临的经济金融风险?

经济金融风险是我国在境外企业及项目生产经营活动中面临的风险之一,包括因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市场变化、汇率变动等带来损失的风险,可能影响项目进展、融资、结算、盈利等。企业应准确评估所在国经济形势,开展投资风险分析,合理安排投资结构,完善经营管理制度,妥善应对经济金融风险。

19、如何认识我国在境外项目、企业人员面临的恐怖袭击风险?

近年来,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多发,严重威胁我国在境外项目及企业人员安全,造成直接或连带伤亡的事件时有发生。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对我国海外利益造成的威胁不容忽视,我国在有关国家企业及项目应密切关注所在地的形势,加大安防软硬件投人,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恐应急预案并开展培训演练,密切与我使领馆联系,与第一时间能提供帮助的军警部门、医疗机构、周边社区等建立联系渠道。

20、自然灾害对我国海外利益安全有何影响?

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对境外中国公民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以及海外项目的实施推进、安全运营构成直接挑战。此外,自然灾害诱发的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风险对我国海外利益安全构成潜在挑战。

21、共建“一带一路”面临何种经济风险?

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地缘政治紧张与经济格局演变叠加,冲击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环境和合作架构。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衰退风险上升;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能源供应紧张等风险相互交织,全球低通胀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复合型通胀风险正在显现,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加剧了经济复苏进程的不确定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是发展中国家,在上述风险挑战中首当其冲,不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遇到较大困难,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在经济领域面临的突出风险。

维护和塑造海外利益安全

22、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对维护海外利益安全提出什么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包括完善重点领域安全保障体系和重要专项协调指挥体系。要健全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机制要完善国家安全力量布局,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构建海外利益保护和风险预警防范体系,是健全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内容。

23、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对维护海外利益安全提出什么要求?

2019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世界大变局加速深刻演变,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增多,我国外部环境复杂严峻。我们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既聚焦重点、又统揽全局,有效防范各类风险连锁动。要加强海外利益保护,确保海外重大项目和人机构安全。要完善共建“一带一路’安全保障体系,坚决维护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我国改革发展定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24、如何坚持预防在先,维护我国哥海外利益安全?

维护海外利益安全,防胜于治,功在平时。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走出去",都要常存风险意识,充分了解风险,提前发现隐患,做好安全防护,规避各类安全风险,最大限度减少或避免损失。要健全“走出去”服务保障体系,加强国别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完善境外风险预警和信息通报制度,指导境外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风险防范,强化安保措施。

25、当前维护我国海外利益安全具备哪些有利条件?

当前,维护我国海外利益安全具备以下有利条件:(1)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强海外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国家安全法将维护国家海外利益列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任务。(2) 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维护海外利安全提供了坚实有力保障。(3)海外安全保障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完善,防范应对风险能力不断提升。2014 年开设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努力做到我国公民在海外走到哪里,领事保护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

26、如何构建境外应急管理体系?

当前,我国境外突发事件发生频率较高、数量较大,造成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应急处置难度较高。我国境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包括应急管理主体、法制、运行实施和应急保障要素,各要素的互动是实现预防预警、协调联动、信息共享、应急处置、资源配置等功能的基础。主要措施有外交与领事保护、国际合作、中资企业自身应急管理、安保公司安保服务等。

27、境外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境外应急预案是组织管理、指挥协调相关应急资源和应急行动,应对境外各类突发事件的整体计划和程序规范。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总则、组织机构与职责、风险分析与应急能力评估、预防预警、应急响应、应急保障、预案管理、附则等。

28、“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主要有哪些功能?

2015年,商务部建立“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http://fec.mofcom.gov.cn),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开展相关业务提供政策咨询、业务办理、信息共享等权威公共服务和产品,是“走出去”相关业务的重要展示窗口。目前,该平台共设有服务“一带一路”、国别(地区) 指南、境外安全风险防范等 10个主栏目,页面访问量累计达 2.6亿次,最高日访问量超过 10.3万人次。

29、我国维护海外利益安全的立法现状如何?

国家安全法规定,国家依法采取必要措施,保护海外中国公民、组织和机构的安全和正当权益,保护国家的海外利益不受威胁和侵害。国防交通法规定国家驻外机构和我国从事国际运输业务的企业及其境外机构,应当为我国实施国际救援、海上护航和维护国家海外利益的军事行动的船舶、飞机、车辆和人员的补给、休整提供协助。国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遵循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运用武装力量,保护海外中国公民、组织、机构和设施的安全。外交部、商务部等制定的部门规章也就维护海外利益安全作了相关规定。

30、《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核心内容是什么?

2021年6月1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该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任何国家以任何借口、任何方式干涉中国内政。外国国家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以各种借口或者依据其本国法律对我国进行遏制、打压,对我国公民、组织采取歧视性限制措施,干涉我国内政的,我国有权采取相应反制措施,主要包括:不予签发签证、不准入境、注销签证或者驱逐出境;查封、扣押、冻结在我国境内的动产、不动产和其各类财产;禁止或者限制我国境内的组织、个人与其进行                  

31、我国为什么要积极遂行海外非战争军事行动?

《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指出:“进入新时代,中国军队依据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要求,坚决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为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提供战略支撑,为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提供战略支撑,为维护国家海外利益提供战略支撑,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战略支撑。”“四个战略支撑”阐明了我军在新时代的使命任务,同时也为我军遂行海外非战争军事行动需要达成的效果作用提供了根本遵循。从实践看,海外非战争军事行动是国家利益拓展和适应时代要求的内在要求,有利于维护国家海外利益、塑造负责任大国形象,其地位作用将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海外利益的拓展愈发凸显。国家安全法规定,通过“实施联合国维和、国际救援、海上护航和维护国家海外利益的军事行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发展利益和世界和平”。               

32、如何维护共建“一带一路”安全?

维护共建“一带一路”安全应全面强化风险防控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和主管部门管理责任。探索建立境外项目风险的全天候预警评估综合服务平台,及时预警、定期评估。加强海外利益保护、国际反恐、安全保障等机制的协同协作。教育引导我国在海外企业和公民自觉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各类企业要规范经营行为。加快形成系统完备的反腐败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加大跨境腐败治理力度。         

33、如何理解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对维护海外利益安全的重要意义?

打击跨国犯罪活动,加强国际警务执法合作,已成为各国、各地区执法部门的一项重要课题。我国公安机关充分利用多种资源和渠道,与有关国家执法部门密切合作,对各类跨国犯罪活动始终坚持“零容忍”。侵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跨国犯罪活动蔓延到哪里,国际合作和专项打击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同时,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在促进国际多领域合作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强国际执法安全合作有利于维护我国海外机构、企业和人员安全;有利于深化各国执法互信,为经贸合作人员往来提供安全保障;有利于服务国家外交大局促进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有利于彰显大国责任和使命担当,为维护全球和地区安全稳定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34、我国向外派驻的警务联络官主要发挥什么作用?

警务联络官是指由公安部派驻到我国驻外使领馆,以外交人员身份代表公安部与驻在国开展警务交流合作的公安民警。警务联络官既是国际执法合作的“排头兵”,又是对外合作的“桥梁”和“纽带”。近年来,警务联络官积极加强与驻在国各领域警务合作,包括:推动两国执法高层互动交流,凝聚更多合作共识;全面推进与驻在国在反恐、禁毒、打击跨国犯罪等领域的务实合作;贯彻“执法为民”理念,与驻在国警方加强在外中国机构和人员保护合作;与驻在国执法部门开展经验交流和能力建设合作,共同提升执法能力水平。通过长期艰苦努力和拼搏付出,警务联络官工作有力推动了双边执法合作,赢得了外国警方的充分肯定和海外华人华侨的广泛赞誉。     

公民防范应对海外安全风险  

35、公民在海外的安全利益有哪些?

公民在海外的安全利益主要有: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作为居住在当地的外国人的法定权益、向驻外使领馆寻求协助的权益等。

36、公民在海外常见安全风险有哪些?

影响公民在海外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所在国当地政策法规、政治经济形势、自然或非自然灾害以及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等。各国突发的安全风险可能不同,即便在同一国家,安全风险也可能随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公民在海外的常见安全风险主要有:社会动荡类风险(如示威、骚乱、恐怖袭击战乱等)、治安经济类风险(如偷盗、抢劫、枪击、诈骗犯罪等)、自然灾害类风险 (如火山爆发、水灾、地震、台风、海啸等)、旅行户外类风险(如溺水、交通事故等)、疾病疫情类风险(如突发疾病、感染流行病、心理健康问题等)、涉法律法规类风险(如卷人当地司法案件、服务纠纷、入境受阻等)。
   

37、我国发布的海外安全提醒分为几个级别?

我国外交部及有关驻外使领馆发布的海外安全提醒共分三个级别,由低到高分别是“注意安全”“谨慎前往”和“暂勿前往”。如果我国公民在“暂勿前往”提醒发布后仍坚持前往有关国家,有可能导致当事人面临极高安全风险,并将严重影响其获得协助的实效。
   

38、中国公民海外旅行风险等级的红、橙、黄、蓝是什么意思?

针对旅行风险等级为红色的国家和地区,外交部提醒中国公民近期暂勿前往,已在当地人员和机构尽快撤离或转移至相对安全区域;针对旅行风险等级为橙色的国家和地区,外交部提醒中国公民近期谨慎前往,已在当地人员和机构密切关注局势发展,保持高度警惕,加强安全防范和应急准备,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 针对旅行风险等级为黄色的国家和地区,外交部提醒当地中国公民密切关注当地安全形势,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注意安全,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针对旅行风险等级为蓝色的国家和地区,外交部无相关安全提醒。
   

39、公民在国外如何获取自身安全相关信息?代a国

走出国门应时刻牢记自己是第一安全责任人。公民在出国前应根据旅行目的和安排,事先了解当地的安全风险、法律法规和注意事项,做足相关准备。在出国后,应持续关注所在地安全形势变化,及时做好应对准备。获取目的地相关信息的主要渠道有:中国领事服务网(http://csmfa.gov.cn)、中国领事 APP、领事直通车新媒体平台、中国领事保护与协助指南;中国驻外使领馆官方网站;外国当地政府的官方网及主要新闻媒体等。对来自各类社交媒体等非官方道获得的信息,要谨慎对待,做到不轻信、不盲从。
   

40、公民在海外如何更好地回避和预防安全风险?

预防是最好的保护,大多数海外安全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在海外中国公民应增强安全风险意识,采取必要措施,提高自身防范和应对能力。除事先了解并及时获取外国安全相关信息外,要尽量避开高风险时段(在一些国家夜晚外出容易发生安全事故)、高风险地点(在同一国家、同一城市有的地区治安状况相对较差,交通枢纽、旅游热点地区以及酒吧、大型庆祝活动现场等人群聚集地点发生事故的风险较高)、高风险群体(如无家可归者、精神疾病患者或酗酒吸毒者) 和高风险活动 (如冲浪、岩钓、极限运动等)。
   

41、公民出国前可以做好哪些安全防范措施?

(1)保管好身份证件。在国外期间的身份证件包括护照、旅行证、当地的居留证、工作许可证、社会保险卡等。许多情况下,国内的居民身份证也可帮助我国驻外使领馆确定当事人的身份。(2)准备“个人信息卡”。建议将护照资料页复印,复印件背后写上紧急情况联系人的姓名、地址、电话,将此页塑封做成“个人信息卡”,一份本人长期随身携带,一份留在国内直系亲属处以备不时之需。(3) 购买保险。公民出国前及在海外居留期间,购买必要的人身意外和医疗等方面保险,以防万一。(4)了解国情。了解目的国风土人情、气候变化、治安状况、流行病疫情、海关规定(食品、动植物制品、外汇方面的人境限制)等信息,并采取必要应对或预防措施。(5) 预防接种根据旅行目的国的疫病流行情况,进行必要的预防接种,并随身携带接种证明 (俗称“黄皮书”),以备进入目的国边境时检查。(6)检查证件。检查护照有效期(剩余有效期应在一年以上)、空白页(应有两页以上空白页),办妥目的国人境签证和经停国家过境签证,核对机(车、船)票上姓名、时间、地点等信息避免因证件问题影响旅行。(7)在中国领事APP进行海外中国公民登记,查明中国使领馆的联系方式,确保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联络求助。(8)勿带禁品,慎带药品,少带现金。(9) 维护权益。如被一国拒绝人境,在等待该国安排适合交通工具返回时,应要求该国提供人道待遇,保障饮食、休息等基本权利。
   

42、公民入境外国受阻怎么办?

按照国际惯例,即使持有效护照及拟入境国有效签证,该国移民官员仍有权拒绝入境。如入境受阻要保持冷静,尽量向对方了解拒绝入境的原因,同时如实说明情况,尽可能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争取对方放行。如果认为受到不公正对待,可以收集和保存证据,例如,在哪个柜台办理、当值官员的编号或姓名等,日后通过投诉或司法途径维护权益。可与我国驻当地使领馆联系求助,使领馆会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向移民官员了解并说明情况,但使领馆无权干涉对方官员依法执行公务和主管部门作出决定,也不能保证有关人员一定被允许入境。
   

43、公民出境后应如何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注意防盗、防抢、防诈、防骗。出门尽量不要随身携带贵重物品或大量现金,也不要在居住地存放大量现金。不要在车内的明处摆放贵重物品。不要在黑暗处招呼出租车,不要轻易搭乘陌生人的车或让陌生人搭乘自己的车。不要将文件、钱包、护照等重要物品放在易被利器划开的塑料袋中。不要在黑市上换汇,也不要通过微信、支付宝与不认识的人换汇。如警察检查护照等证件,应予配合,同时可请其出示证件,记下其警牌号、警车号。

44、公民在海外遇到安全事件时可以寻求哪些帮助?

要善用当地资源,紧急情况应及时报警求助,寻找律师依法维护正当合法权益,寻求当地其他救助资源及必要的帮助。主动寻求亲友的帮助。寻求我国驻外使领馆协助。我国公民在海外如遇紧急情况,可拨打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86-10-12308)或我国驻当地使领馆领保协助电话。驻外使领馆将在职责范围内,根据当事人实际情况提供协助,维护其正当、合法权益。寻求他人帮助时,应如实、准确提供相关信息,并对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45、公民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获得领事保护?

中国公民可获得以下领事保护和协助:(1) 如接受国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危及人身安全,可以根据情况,敦促接受国主管部门及时妥善处置,联系、协调有关组织或机构提供救助;(2) 如在外国服刑或被拘留、逮捕,可应要求或经同意进行领事探视,(3)如遭遇意外事故无法与国内亲属联络,可以协助将情况通知国内亲属;(4)如因财物失窃等原因遭受临时性经济困难,可以协助与国内亲友联系,并为接收亲友汇款等事宜提供建议,(5) 如在接受国与他人发生民事纠纷、涉及刑事案件或突发疾病,可以应要求,提供当地法律服务机构、翻译机构和医疗机构等名单、联系方式;(6)如需要寻找在国外失踪的近亲属,可以提供有关寻找渠道和方式的信息;(7)可以根据中国法律法规,为遗失 (或未持有) 有效旅行证件的中国公民签发相关旅行证件;(8) 如涉入有关法律诉讼,可以在必要时旁听庭审。

46、公民如何寻求领事保护?

公民在国外遭遇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就近与我国驻该国使领馆取得联系。此外,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12308 热线)全年无休 24小时为我国公民提供领事咨询与服务。国内用户请拨010-12308/65612308,在国外还需加拨我国的国家号86。

47、公民在国外如遇护照到期、过期损毁、遗失、被盗等情况,应如何应对?

因公护照持有人应联系国内派出单位,由国内派出单位向原发照机关提出换、补发申请。接到原发照机关通知后,使领馆受理申请。临时出国人员如因公护照在国外损毁、遗失、被盗,应由团组团长出具相关证明,相关人员向使领馆申请旅行证回国。因私护照持有人需向我国驻当地使领馆提交申请,可通过中国领事 APP线上办理换、补发手续。

48、公民在国外遇到警察等执法人员盘查该如何处理?

保持镇静,配合执法,避免发生争执或采取过激或导致对方误解的行为。公民有权要求对方出示证件确认其身份,当其要求检查现金数量时,应高度警惕。公民有权拒绝签署自己看不懂的文件,有权要求联系律师,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对方在执法过程中有违法违规行为,公民可视情提出抗议,避免直接冲突。如未果,应以稳妥方式保留相关证据,以便日后向当地相关部门投诉。

49、公民在国外遭遇警察、海关、移民局人员暴力执法、扣押护照、勒索,应如何处理?

可要求对方出示证件和相关法律文书,记录其姓名、证件号、法律文书名称、编号等,并注意收集和保存其违法违规证据,以便向所在国主管部门投诉也可同我国驻当地使领馆联系并提供证据,使领馆会根据情况向驻在国有关部门核实并表达关切。

50、公民在国外遭遇电信诈骗怎么办?

多国出现针对海外中国公民的电信诈骗。犯罪分子利用网络电话和电话号码改号软件,假冒驻外使领馆、国内执法机关人员,谎称当事人涉嫌贩毒、洗钱等重罪,以执法人员身份威胁恐吓,诱骗当事人将个人资金转至指定的银行账户,给当事人造成经济损失。我国驻外使领馆和公检法等机关不会以电话方式通知当事人涉案,更不会以电话方式要求转账汇款请注意保护个人信息,接可疑电话保持警惕,可挂断电话后拨打我国驻当地使领馆官方网站提供的联系电话。如不幸上当受骗,应及时向当地警方报案,并同时向国内公安机关报警。受害人无法直接向国内公安机关报案的,可通过国内近亲属及时报案,并向国内报案地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请求帮助。

51、公民在境外酒店遭遇爆炸时应如何应对?

(1) 保持冷静,尽快撤离现场,注意避免进入餐厅等存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危险地点。(2) 不盲目跟从人群逃离,避免相互踩伤、压伤。(3) 寻找有利地形进行隐蔽。(4)实施自救互救。(5) 不要因为顾及贵重物品浪费宝贵的逃生时间。(6) 迅速报警。(7) 按照警方和相关人员的示意和指挥及时撤离现场,如果现实条件不允许,应原地卧倒,等待救援。(8) 注意观察现场可疑人、可疑物,协助警方调查。

企业防范应对海外安全风险

52、《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对防范外派劳务人员的海外风险作出了哪些规定?

《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是规范对外劳务合作保障外派劳务人员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依据。《条例》规定,合法取得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的企业才能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企业应当依法缴存对外劳务合作风险处置备用金,可用于支付突发事件发生时外派人员回国或者接受其他紧急救助所需费用;企业应当安排劳务人员接受安全防范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国外发生突发事件的,企业应当立即向我国驻用工项目所在国使领馆和国内有关部门报告;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对外劳务合作风险监测和评估机制,提供预警信息,指导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做好安全风险防范。

53、《中国企业海外安全风险防范指南》主要有哪些内容?

外交部领事司发布的《中国企业海外安全风险防范指南》,从组织领导、员工选派和雇用、安全培训.风险评估、安全软环境建设、安保硬件投入、日常管理、应急处置等八方面为企业海外安全风险防范提供系统性向导。中国领事服务网登载了全文。

54、境外企业项目应当如何落实“不培训不派出”的要求?

《境外中资企业机构和人员安全管理规定》明确规定,对外投资合作企业要按照“谁派出、谁负责”的原则,对派出人员在出国前开展境外安全教育和应急培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增强安全管理综合能力。实行项目总包合同的对外投资合作企业,应对参与合作的分包单位的境外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负总责。未经安全培训的人员一律不得派出。对外投资合作企业要制订派出人员行为守则,规范驻外人员行为方式,要求派出人员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各地商务主管部门会同外事、发展改革、公安、国有资产管理、安全监管部门和工商联对本地区对外投资合作企业的境外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各驻外使领馆负责对驻在国中资企业机构定期进行安全培训监督检查。

55、境外企业对高风险环境员工需要重点培训哪些安全知识和技能?

个人岗位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程序,如何避免成为恐怖分子或犯罪分子的攻击目标;安全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如何利用自身特点应对攻击者;全球定位系统的使用;边远地区作业和夜间行动注意事项,急救技能和实用性逃生方法,等等。

56、境外企业可以采取哪些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1) 做好项目所在国国别风险评估与风险防控关注项目所在国政治法律制度、政局稳定性、引进外资的法律与政策、工程建设法律制度、土地管理法律制度、行业监管体系等。企业可参考世界银行商务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中国社科院等机构的国别报告作为初步风险研判依据。(2) 做好项目的环境社会影响评价与风险防控。(3) 做好项目合作的模式选择及投资架构设计,可由多家利益相关方参与。(4) 提高中资企业的本地化管理水平增加本地员工比例。(5) 做好境外突发事件应对及纠纷解决。中资企业驻外分支机构、项目公司要建立健全境外突发安全事件信息通报、预警、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

57、境外企业及项目如何与当地建立和谐关系?

营造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对维护我国在境外企业及项目安全十分重要,企业在海外投资经营时要树立正确义利观,坚持经济和社会效益并重,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多作贡献。要努力提升公共外交意识和能力,积极宣传互利共赢理念,及时澄清不实和负面报道。要了解并尊重当地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58、企业如何通过双边投资协定维护海外投资利益?

双边投资协定指两国政府之间缔结的,规定相互保护和促进双向投资相关规则的国际条约。我国对外签署的双边投资协定一般规定了受协定保护的投资者及其投资可享受公平公正待遇、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征收及补偿、外汇转移、战乱损失补偿等方面的待遇。如果东道国违反了协定义务并使企业遭受损失,企业可以依据所适用的投资协定中的争端解决机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我国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签署并现行有效的投资协定有 100余个,可在商务部网站找到 (http://tfs.mofcom.gov.cn/article/h)。

59、如果外方以出口管制、防扩散等理由扣押我国企业运往海外的货物,企业应如何应对?

面对外方扣押船只、货物等要求,企业应在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如实进行货物申报基础上,通过咨询法律顾问等方式维护自身正当合法权益。同时,可第一时间联系我国驻当地使领馆,沟通有关情况。针对外方相关政府机构的询问,必要时,企业应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回应,视情提供相关信息。如外国政府提出登临我国籍货运交通工具 (货轮、货机、货车等)进行检查的要求,可及时与我国驻该国使领馆和国内有关政府部门沟通。未经我国有关政府部门同意,企业不应承诺接受或者擅自接受外国政府登临我国籍货运交通工具进行检查。

60、境外企业项目人员在离开营地外出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

出行前进行安全风险评估,预估可能出现的问题;人员离开群体执行任务需提前规划行程、填写旅行计划表并上报,经审批通过后方可出行,交通安全负责人与项目经理应知悉行程情况;出行路线需避开存在游行示威、武装抢劫或者其他可能威胁道路安全的地段;出发前,必须对交通工具进行安全检查并填写检查单,确保交通工具机械性能良好并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视情安排安保护卫陪同。

61、境外企业项目营地如何应对爆炸炸弹威胁等安全事件?

记录下威胁的准确用词,并尽可能地对其声音、背景噪音和其他声响做详细的描述;立即通知项目经理;现场安全负责人进行安全部署,防守集合区域,并为紧急撤离做准备,如果威胁的最后期限非常紧迫,马上组织施工作业现场紧急撤离;清点现场人数,包括员工、承包商、来访者等;通知当地警方,请求紧急支援,通知当地的消防部门和救护车服务部门;在警方和急救机构的协助下,对施工作业现场进行仔细搜查。

62、境外企业如何应对员工遭遇绑架劫持事件?

(1)当本单位职工外出失联、失踪或接到绑匪电话后,第一时间向上级领导、安保机构、当地政府、警方和我驻所在国领保机构报告。(2)当接到绑架勒索电话后,首先要确认被劫持者健在并确实在打电话的劫匪手中,然后再谈判赎回条件,避免遭遇绑匪同伙的多重分头勒索。(3) 赎回谈判最好请当地部落长老、宗教领袖、社会名流出面斡旋,促其尽快安全送还或降低赎回代价。(4) 如绑架意图不在勒索钱财,要考虑请当地军警武装解救的可能性,并做好医疗紧急救护等应急善后准备。

63、境外企业项目营地若发生了需要紧急转移或撤离的情况在撤离前应检查哪些事项?

清点人数,确认所有人员到位;车辆到位并检验,确保车况良好、油水电气充足;司机和护送安保力量到位;食物和饮水就绪;护照、应急卡、地图、保命金等随身携带;每位人员有应急包;有急救包和常备药品;卫星电话、对讲机或手机等通信设备好用,电量充足、有备用电池;车辆之间均有通信设备,并落实联络人;撤离前获悉最后指示,明确撤离目的地和撤离路线;资产保全措施已按照预案落实。